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2025年1—7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5156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0%,商品房销售金额49566亿元,同比下降6.5%,降幅较1-6月分别扩大0.5个、1.0个百分点;70座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仅有6座,较上月减少8座,为2024年10月以来新低。面对整体市场承压、房价下行趋势明显,8月18日,第九次全体会议上强调,“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结合城市更新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多管齐下释放改善性需求”,进一步彰显了中央层面“稳楼市”的政策导向。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已步入止跌企稳与结构转型的关键阶段。一方面是少部分一线及热点二线城市新房与二手房市场渐趋平稳,土地市场热度回升,区域单价“地王”与总价“地王”频出;另一方面是大部分二三线及更低能级城市仍面临房地产市场需求疲软、房价持续下跌、库存压力大等问题。基于此,后续房地产政策需在精准性、有效性、前瞻性上进一步加力,兼顾短期稳市场与长期促转型,结合前期稳楼市政策经验,重点聚焦四个方面:一是需求释放,主要涉及放松住房限购限售政策、优化住房信贷政策、强化财税支持、加大人才安居补贴、加大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房票安置力度等;二是存量激活,主要涉及落实收购存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放宽商办用地转租赁住房限制、扩大保障房再贷款工具支持范围、盘活存量闲置土地等;三是企业纾困,主要涉及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引导支持房地产行业重组并购等;四是产品升级及行业机制创新,主要涉及加快推进“好房子”建设、探索商品房销售制度改革、建立完善“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等。
在房地产市场分化加剧、企稳基础尚不牢固的当下,唯有聚焦精准施策、强化政策协同、狠抓有效落地,方能切实巩固来之不易的止跌回稳态势,并为行业迈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新发展模式奠定坚实基础。政策的精准度与有效性,将是决定本轮市场调整能否平稳过渡、转型升级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