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北京之后,8月25日上海六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优化调整本市房地产政策措施的通知》,从限购条件,住房信贷,公积金政策,房产税政策等方面给出优化调整。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外环外限购政策的相对放开。沪籍家庭及单身人士外环外不再限制购房套数,外环内可以购买两套。非沪籍家庭及单身人士,满足连续缴满一年及以上社保或个税的条件下,外环外不再限制购房套数,外环内可购买一套。
上海最新政策基本是拷贝了北京版本,甚至在个别细分政策上力度还大一些。同样是外环外/五环外放开限购,对非本地户籍家庭或个人,上海只要求一年及以上社保,北京则要求两年及以上。信贷政策方面,上海对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不再区分首套与二套,北京则仍然区分首套与二套,具体利率因区域而有所差异。
上海特有的住房征收房产税方面,本次也衔接新的限购政策,给予非本地户籍家庭及个人60平米的免征税面积扣除待遇。
京沪先后出台房地产优化政策,其背景是中央及国务院多次会议强调要“楼市止跌回稳”,更有力促进楼市平稳发展。楼市“止跌回稳”与“房住不炒”是中央调整指导思路的一体两面。既不能出现全民炒房,房价畸形拉升,加重百姓生活负担,虹吸实体经济发展资源的情况,也不能放任楼市断崖式下跌,需求量严重萎缩受抑,影响几十个上下游产业的正常运行,甚至是金融系统稳定的情况。
楼市“止跌回稳”按字面意思是分两步走,首先市场销售规模停止下跌,或者下跌幅度回到一个合理区间;其次,价格、投资、销售筑底回升,进入平稳发展态势,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速度相协调。我国经济结构经过近几年的调整,已经逐步从大基建向新质生产力转变,新智造、新材料、新科技行业迅猛发展,但房地产市场作为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需要稳住,而不是塌方。从长远看,房地产行业不再是起到火车头的引领作用,但在客观上,依然是人民群众的日常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然是城市界面改善的承担者和实践者。无论是城市更新、旧房改造,还是建筑功能提升,房地产依然大有作为。因此,保持房地产平稳发展,对宏观经济、对各行各业、对城市发展具有长远而重要的意义。
我们认为,本次京沪两地的政策调整,都体现了 “因城施策” 和 “精准调控” 的思路。核心是“稳”,这些政策旨在激活市场合理的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特别是希望通过释放外围区域的购房潜力,来促进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呼应中央在房地产调整方面的指导方针,不鼓励炒房,政策放宽的主要是非核心区域,且保留了基本的购房资格要求。这说明政策的目的是支持自住需求,并非鼓励投资投机。同时从城市功能合理布局角度,引导城市发展,鼓励人口向新城、产业聚集区迁移,促进 “职住平衡”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预期,短期内有改善住房需求的家庭或个人会择低入市,市场交易情绪会显著改善。中长期看,京沪政策也将成为带动整个产业发展的撬板,在股市逐步活跃的情况下,资金在股市和楼市间流动更加活跃,各类资产估值也将进步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