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级跃升!“双万” 城市合肥新房市场回暖,成交额突破 300 亿

2025-08-11      来源:房装网   浏览次数:58269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合肥楼市踏出企稳的关键一步。

7月,合肥新房市场企稳回升,销售金额达40亿元。价格方面,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显示,7月合肥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2%,延续上扬态势。

回望2025上半年,这座长三角“双万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早已率先显现企稳态势。1~6月,合肥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提速,连续3个月同比增长6.4%;住宅投资增长9.7%,拉动房地产开发投资7.8个百分点;新房成交额超300亿元,成交金额、成交面积、成交套数同比均不同程度实现增长;新房价格持续修复,2月以来连续保持上涨……

土地市场同样传递积极信号,2025年上半年的7场土地拍卖、23宗宅地,共实现了124.9亿元成交额,国企、央企主导的拿地热潮为市场托底。

这离不开政策工具箱的持续发力,“商转公”重启、公积金新政落地、小区规划优化,更有新计容规则持续释放的空间红利——相同容积率下多出的居住面积,使意禾澄庐、中海悦府等新计容产品项目成了改善群体的“香饽饽”。

更深层支撑来自合肥“双万”城市能级的跃升,在“产业引才+政策留才”的组合拳下,合肥将经济增长红利转化为居住需求动能,推动房地产市场在“新房稳升、二手房承压”的分化中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新计容产品批量入市

新计容产品的批量入市成为合肥激活改善型需求的关键抓手,为市场注入强劲活力。

2025年上半年,合肥市发布了《关于恢复“商转公”贷款业务的通知》《关于优化住宅小区相关规划管理要求的通知》《关于进一步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的通知》等系例政策,通过降低购房成本、优化居住规划,为市场托底的同时,也为新形态产品的落地创造了条件。

在此背景下,新房市场的新计容产品以“高性价比”“空间红利”两大优势快速占领市场,尤其受到改善客群追捧。

在合肥政务东板块,意禾澄庐领跑市场。今年开年,意禾澄庐首开劲销6.6亿元。仅3个多月,项目持续热销超15亿元,整盘去化超60%。项目层高约3.3~3.5米,户型拥有大附加值空间,以洋房190平方米户型为例,空间使用率达到了105%。

位于合肥包河区万象汇旁的中海悦府,一期二期都是现象级红盘。中海悦府二期入市3个月热销约11亿元。后续上市的三期中海悦府·雲起为新计容项目,7月28日,首开热销6.28亿元。

在合肥高新区核心蜀西湖畔,绿城锦海棠定位高端改善产品,首开热销5.16亿元,作为高新区新计容项目,户型的使用率做到90%以上,层高达到约3.1~3.3米。

新计容产品的热销也带动了区域与企业格局的分化。2025年上半年,包河区以近125亿元成交额位居各区第一,大幅领先其他区。价格方面,滨湖区和政务区均价都超过3.3万元/平方米,高于其他各区。合肥城建以34.05亿元销售额位居企业销售排行榜榜首,大型央企、国企、地方国企占据市场主流。

进入7月,新房市场热度延续,当月销售额达40亿元,房价走势呈现“新房稳升、二手房承压”的分化态势。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数据显示,7月合肥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2%,延续回升势头;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1.1%,调整趋势仍在持续。

土地市场同样传递出“稳预期”信号。7月31日,合肥市完成新一轮土地拍卖,6宗地块中3宗居住用地(约167.14亩)以13.45亿元底价成交,地方国企与央企、国企仍是拿地主力军,其中包河区3宗地块(含1宗商业用地)由包河区城市更新建设有限公司收入囊中,新站区涉宅地块由合肥城建与中国房地产开发合肥有限公司联合竞得,土地供应与新计容产品的市场布局形成呼应,为后续改善型市场的持续发力奠定基础。

经济增速、人口增长同步快跑

作为国家多重战略叠加的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合肥凭借强劲的经济增长动能和持续的人口人才流入,为楼市提供了坚实根基。

2000年到2024年,合肥GDP总量从325亿元猛增到13507.7亿元,全国排名从80多名跃升到前20强。

产业升级的“合肥路径”尤为亮眼。2024年,合肥经济增长6.1%,增速在省会中仅次于拉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增幅居万亿城市首位。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对合肥经济增长贡献显著。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实现突破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2.6%,创近24个月新高。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百万辆,增长84.5%。逻辑芯片、智能电视和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49.8%、32.8%和3.6倍。大企业引领增长,百亿企业合计完成产值5520亿元,同比增长18.2%。

进入2025年,经济增长依然稳定。合肥市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合肥市生产总值达到6514.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经济发展势头旺盛,继续快跑。

2025年上半年,合肥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连续20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37个大类行业中有25个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67.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2%。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051.7亿元,创历史新高。进出口、出口增幅在长三角万亿GDP城市连续6个月排名第一位。

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自然带来人口的持续集聚。

2024年末,合肥常住人口突破千万大关,较2023年增加14.9万,近3年累计增长达53.7万。更关键的是,人口增长呈现“高质量、可持续”特征,迁移来肥人口占比近九成,迁移净增长人口13.1万,占净增常住人口的87.9%,意味着这座城市正通过产业吸引力而非自然增长实现人口扩容。

人口红利的背后,是“产业引才+政策留才”的组合拳。合肥以“以投带引”的特色模式布局新兴产业,在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新型储能等领域形成产业集群,更前瞻性抢占量子信息、聚变能源、低空经济等未来赛道。其中,量子科技产业已跻身全球前列,在《2024年全球未来产业发展指数报告》中排名全球第二、国内第一,为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职业赛道。

为让青年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合肥出台了《合肥市服务人才发展若干政策》等优惠政策,在皖事通APP上线运行“合肥人才码”,举办“合肥请您来”活动。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才发展需求,近年来,合肥市统筹规划、精心打造“广玉兰人才安居工程”,供给高品质人才公寓,提供“住房保障+货币补贴+生活优享”三位一体安居服务,努力解决各类人才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留在合肥就业创业的生活难题。

千万人口与万亿GDP的“双万”标签,不仅是城市能级的象征,更形成了良性循环: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吸引人口流入;人口集聚扩大市场需求,反哺经济发展。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这种循环意味着持续的居住需求支撑,无论是刚需住房,还是高端人才的改善需求,都在人口与经济的同步增长中获得坚实基础,为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注入确定性。

打赏
凡注明"来源:房装网"的稿件为本网独家原创稿件,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张怡】
关键词: 合肥
0相关评论

热点楼盘

更多